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该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
国家文物局表示,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相关保管、收藏单位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列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碑刻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工作。
浙江有38通(方)上榜,年代分布以宋代居多,最早为秦代。
秦代1通(方):大禹陵会稽刻石。
东汉3通(方):大禹陵禹陵窆石题记、西泠印社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汉建初元年买地刻石。
东晋2通(方):南明山摩崖题刻东晋葛洪“灵崇”题刻、温州博物馆藏东晋咸康四年朱曼妻薛氏买地券。
南北朝2通(方):石门洞摩崖题刻谢灵运诗刻、浙江省博物馆藏南朝吕超静石墓志。
唐代6通(方):飞来峰造像唐天宝六年源少良等神尼舍利塔题名、飞来峰造像唐萧悦等天竺寺题名、顾渚贡茶院遗址及摩崖最高堂唐代摩崖题记、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南明山摩崖题刻唐李邕三岩“雨崖”题刻、龙兴寺经幢。
五代十国1通(方):杭州孔庙碑林五代十国吴越国刻《钱元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