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海宁技师学院(筹)尖山高技能校区贵宾如云,2018首届海宁“法国日”启动仪式暨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仪式由海宁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俞亚明主持。
海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曹国良致欢迎词并宣布2018首届海宁“法国日”启动。曹国良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并简单回顾了海宁在中法合作方面走过的历程。目前,已有6家法国企业入户海宁,共同建设海宁中法合作产学研园区开放的全产业链国际合作。海宁“法国日”的举办是中法合作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将对海宁市工业企业与法国企业的经贸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吴钧致辞。他指出,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制定了《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行动纲要》,提出了加快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育行动,在全省建设30家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引进国际培训资源和国际职业执业资格。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建成正是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的举措。希望海宁能总结出适合浙江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全省技能人才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法国冶金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让·皮埃尔·菲纳就中法合作培训项目中教育方式的改变、学生获得的专业认证等方面向来宾们作了介绍。他希望中法双方能共同行动,在教学、经验交流上有更多的合作。
海宁市教育局局长张明翔向来宾简要介绍了中法合作办学项目。法国大使馆职业教育助理刘赛宣布“浙江省海宁市中法职业培训项目”列入第一批中法工业合作示范性项目。
随后,让·皮埃尔·菲纳、菲利普·孔特、奥利佛·丹布瑞纳、皮埃尔·杜文斯、刘赛、李毅锴、吴钧、许国杰、曹国良等来宾及海宁技师学院(筹)党总支书记张成方共同为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揭牌。随着十条光柱的缓缓汇集,融合了多方之力的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正式落户海宁技师学院(筹)。
本次活动将开启合作办学的新起点,未来,双方将通力协作,把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典范,为法国及欧美高端产业入驻储备人才,为海宁实施品质制造提供人才保障,为中国智造孕育“大国工匠”。
活动开始前,参加活动的嘉宾在海宁技师学院(筹)的组织下参观了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训中心,听取了校长朱小平、教务主任潘晓刚以及法国专家布鲁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介绍,现场观摩了课堂教学过程并观看中法合作产学研项目宣传片。
活动得到了中法两国政府部门和中法企业的多方支持与协助,“中法产学研合作项目”是国内首个具有超前特色的、以产学研为主导并开展产业升级的产学研园区。海宁技师学院(筹)与佛吉亚、罗盖特、法雷奥、奥尔萨汽配、宝捷机电、红狮宝盛等法资、意资和区域骨干企业建立了“工学交替”合作培养关系,中法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实施课程教学、教学管理与考核等,旨在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的智能制造高级专业技能人才,助推海宁市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学校将根据海宁工业强市的发展目标,以海宁“法国日”为契机,以中法产学研园区为平台,打造高质、高效、高技能的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努力深化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为智造海宁未来而出力。
法国机械工业协会总经理菲利普·孔特、法国能源7号公司总裁皮埃尔·杜文斯等法方代表,国家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毅锴、浙江省经信委合作处副处长朱卫华等中方代表以及参加第三届海商大会的部分嘉宾、海宁技师学院(筹)中法智能制造班的部分学生及家长参加了本次活动。(李小华)